诺贝尔化学奖公布北欧时报专访诺奖评委邹晓冬院士

来源:qy球友会 2024-10-16 查看: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务秘书GöranHansson宣布后,专家解读获奖成果。/北欧时报现场图

  (北欧时报 新译科技斯德哥尔摩讯 记者何儒 通讯员郭明)瑞典当地时间10月6日上午11:55分,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德国科学家本杰明·李斯特和美国科学家大卫·麦克米伦因“在不对称有机催化方面的发展”被授予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

  本杰明·李斯特(Benjamin List),1968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1997年从法兰克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为德国马普煤炭研究所研究人员。

  大卫·麦克米伦(David W.C.MacMillan),1968年出生于英国贝尔斯希尔。1996年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2021年的诺贝尔奖单项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736万元人民币)。

诺贝尔化学奖公布北欧时报专访诺奖评委邹晓冬院士(图1)

  公布结束后,北欧时报总编辑专访诺贝尔化学奖评委、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邹晓冬(右)/北欧时报图

  北欧时报:邹教授您好!非常高兴采访您。刚刚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网上一下爆屏了。今年公布的诺贝尔奖从医学到物理,到化学,网友们觉得很有意思,我们可以联想到从神经学科的触觉感应,到环境与气候的物理学解释,再到今天的不对称有机催化,似乎是连贯的伟大发现。最近我们在美国《科学》杂志看到中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科研成果,联想起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首次合成牛胰岛素,联想到杨振宁、李政道三十多岁就发现宇称不守恒理论,网上看到他100岁生日回忆与爱因斯坦的交往。您作为诺贝尔化学奖评委之一,能不能给我们谈一谈中国科技飞跃与诺奖的情缘,今天获奖的两位科学家的伟大发现,在现实生活中会给我们带来哪些福音?谢谢!

  邹教授:谢谢!大家知道化学催化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世界上35%的生产总值都离不开催化。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小分子不对称性有机催化。不对称性催化以前有两个分支,金属有机催化和生物酶催化,曾分别在2001年和2018年授予诺贝尔化学奖。今年两位诺奖获得者发现有机小分子也具有金属有机催化剂和生物催化剂同样甚至更有效的催化功能,因此开辟了催化领域里第三个分支。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有机分子,比如说用的塑料、吃的药物,太阳能电池等等都含有有机分子,这些都是通过化学催化合成出来的。

  最近中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碳成功地合成出淀粉,这个过程中也用到了有机小分子催化反应。可以这么说,催化的作用就是把物质反应的效率提高,从而大大提高生产力。几乎任何化学合成都需要通过催化反应来完成。

  邹教授: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小分子不对称性有机催化,这一个新概念,它的一发现为“催化家族”增添了一个新催化工具。与金属有机分子和生物大分子酶相比,小分子既容易合成,也不需要金属元素,不但成本低,而且环保。可以说,不对称性有机催化剂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里程碑的飞跃。特别是制药方面,很多药物分子的合成需要用很多步骤,很多反应来实现,有些只能从自然产物中提取,因为产量有限,所以很贵。如果有更好的化学合成方式来提高产能,将来药物就会更便宜更容易满足人类需要。比如说现在很多疑难病症,艾滋病,新冠病等,都需要大量药物。

  北欧时报:听您这么通熟易懂介绍让我们受益匪浅,又回到刚才提到的中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问题,是否意味着不用种粮食了,这样的贡献将来有没有可能获诺奖?

  邹教授: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有没有可能获诺奖,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诺贝尔奖的提名和筛选过程在50年之内是保密的。诺贝尔奖是奖励在某个化学领域做出最开创性工作的科学家,但获奖领域及获奖人是需要被提名的。

  邹教授:中国科技发展在近几十年来引起很大关注,诺委会每年都会向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指定科研院校和教授发出邀请信,征集诺奖候选人提名。

  北欧时报:您是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化学奖第一位华人评委,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工作和成就?

  邹教授:谢谢!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两部分,一个是发展新的晶体结构分析方法,另一个是开发新的多孔材料。比如我们发展的电子晶体学可以用来研究包括有机药分子及生物分子的原子结构。无论是新药研究,还是开发新催化剂,都需要确定分子的原子结构。作为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八大评委的一员负责诺奖的评审,是我学术生涯中的最重要最有意义的工作。作为华人科学家,我在科研上取得的一些成绩,应该归功于我的学生。我更愿意看到年轻一代做出更大的成绩,就像当年30多岁的杨振宁李政道一样取得的成果,为人类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诺贝尔化学奖公布北欧时报专访诺奖评委邹晓冬院士(图2)

  邹教授:我有很多学生,有的来自中国。我主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激发他们对科研的兴趣,鼓励他们勇于探索自己的新想法。我希望成为他们的灵感来源。比如今年两位诺奖得主就敢于打破常规思考问题的方式除了需要学习现有的技术知识外,我鼓励学生多提问,敢于质疑,有新想法。比如“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思考这个问题吗?”或“这种技术是最好的吗?我们能否改进它?”有了新问题新想法后,我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去证实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成功地创造新知识。这一点很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两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相对都比较年轻,出生于1968年,分别于96年和97年获得博士学位。他们获奖的工作对有机催化的研究兴趣开始于获得博士学位后几年。这种持续和创新的工作使他们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奖,只用了3年和4年的时间。所以他们通过独立发展了自己的专业知识。

诺贝尔化学奖公布北欧时报专访诺奖评委邹晓冬院士(图3)

  邹教授:我的灵感来源是,首先你得看准领域,然后再从事它。它有哪些挑战?这就是灵感,有些事情有时候会很难,再或者是没有人做过的。你要愿意做出贡献。如果你在这个领域工作,你相信它会奏效,你可能会在该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所以,这就很重要,实际上不仅仅是好的想法,比如有机催化在小分子领域现在非常罕见,人们可能会研究它,而不是所有人。可能人们现在通过诺贝尔化学奖才更好地了解它。

  北欧时报:我有时对我的研究感到沮丧。例如,合成的催化剂后可能测试时表现不佳。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或者开导良策吗?

  邹教授:这些年来,我指导过很多学生。实际上,挫折是积极的影响。如果你感到沮丧,那么当然会测试你是要放弃还是要继续。我的研究中有许多重大发现,只要你不放弃,你就会达到一个不同的水平。因此,挫折让你真正思考最终的解决方案。当研究失败时,你浪费了大部分时间。只有几次成功。够了,已经很值得了。

  邹教授:我和中国有很多合作。我的课题组里有很多来自中国的学生。毕业或访问结束后,他们现在已在中国的大学或者公司工作。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

  北欧时报:周围环境或社会环境或实验室条件如何影响您的工作或整个工作的进展?

  邹教授:工作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你必须有一个能够激发灵感的环境,让学生和研究人员有自己的想法。它的目标鼓励他们测试不同的假设。而学生们应该想过,这种想法是否可能,还是不可能,这正是现任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做的事情。他们以前的工作可能来自他们的导师。现在他们试图找到一个新的方向。

  因此,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设施极为重要。中国现在就有很多非常好的研究设施。虽然我对他们的工作环境不太了解,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喜欢它。学生们应该要喜欢它。我敢肯定,中国目前已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在科研领域,所以很有吸引力。我指导的许多学生都想去中国发展。

qy球友会简介COMPANY PROFILES

qy球友会简介

qy球友会产品中心SERVICE

qy球友会产品中心

qy球友会资讯PERSONNEL

qy球友会资讯
版权所有:qy球友会 鲁ICP备1020388号|网站地图|